close

猴硐.金大貂古道環形緃走  2015/01/10  

金字碑、大粗坑、貂山三條古道一次走完

 

台灣東北角山巒起伏,山勢雖然不高,但崎嶇難行,尤其早年東西部交通不便,先民篳路藍縷,清朝中葉之後逐步開通淡水廳(艋舺,今萬華)至噶瑪蘭廳的山路,迄今留下許多古意盎然的步道,成為後人休閒健身、幽的好去處。

原本郭舍提議假日坐火車到牡丹火車站,走貂山古道。但這條古道全長才3.2K,不到半天就走完,如果來回走,也有點無趣。所以仔細規劃之後,決定改由猴硐車站作為起點,依序走完金字碑古道、貂山古道和大粗坑古道等三條古道,再回到猴硐車站,並定名為“金.大.貂古道環形緃走”。

有同學說,這名字太勁爆了吧?但我認為,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名字一定要取得響亮,否則難免會被淹沒在一片茫茫字海中;而且,俗話說“兩腳走、三腳勇”,這名稱肯定可以吸引大家來登山健身…哈!  

當天依計畫搭台鐵4154區間車(0825台北出發),我們是分別在台北、松山、南港等各站上車,0929抵達猴硐車站。出發前我才知道,原來用悠遊卡也可以搭火車,從松山到猴硐是41元。但區間車開得很慢,有時還要靠站等快車通過,結果花了一個鐘頭才到目的地。 

IMG_3719  

猴硐已成貓迷的朝聖地,一出車站就有喵星人的各種圖像。

 

 

IMG_3725  

有別於九份的喧囂吵雜,猴硐算是一個謐靜的小鎮,昔日礦業的繁華盛況僅能供人追憶。

 

 

一出猴硐車站,沒有路標,有點搞不清楚登山口的方向。其實,只要走過橫跨基隆河的橋,並且沿著侯硐路往回走(瑞芳方向),到介壽橋頭時就有金字碑古道的路標,然後過基隆河支流即右轉向上,順著河邊即可抵達登山口。從火車站走到登山口大約30分鐘,金字碑古道和大粗坑古道的登山口都在這裡,一左一右,我們取右走金字碑古道。

IMG_3787  

順著基隆河支流往上走,經過猴硐生態教育園區(舊猴硐國小),登山口就在前方。

 

 

1000登山口出發。金字碑古道是先人用石頭砌成,歷經一百多年,步道早已平整圓潤,走起來舒適愜意,沿途枝葉茂密,空氣清新,令人心曠神怡。

IMG_3727  

我們是逆時針走金大貂三條古道,所以取右先走金字碑古道。

 

 

1045來到金字碑處,稍事休息。這條古道和草嶺古道都是早期往來的主要道路,1867年清朝總兵劉明燈在此留下“雙旌遙向淡蘭來,此日登臨眼界開…”的七言律詩並刻在石碑上,因碑文貼上金箔而被稱為金字碑(劉明燈另在草嶺古道留下有名的虎字碑和雄鎮蠻煙碑)。 

IMG_3730  

金字碑前稍事休息。謝大今天一身勁裝,充分展現了他的好身材。

 

 

IMG_3731  

 劉明燈這位湖南籍的將軍在台灣東北角留下不少墨寶,也算是允文允武。

 

 

1100抵達金字碑古道的最高點─探幽亭,涼亭前方就是咸豐元年(1851年)所立的“奉憲示禁碑”。其實,台灣很多地方都有發現清朝官府所頒布的“奉憲示禁碑”,就是把政府的規定事項刻在石碑上,目的是希望人民能夠永遠遵守這些規定。一般“奉憲示禁碑”都是在禁止百姓相互侵佔土地,或預防漢人與原住民的爭端,但是金字碑古道上的這塊“奉憲示禁碑”,卻是要求大家不得濫伐道路旁的樹木,以免來往行旅失去遮蔭的依靠,不僅體恤百姓,也具有環保概念。 

IMG_3738  

 

 

1110離開探幽亭,走下步道階梯,5分鐘之後就來到102縣道(瑞雙公路)。這條公路切斷金字碑古道,因此很多人不知道下方還有一小段的金字碑古道。如果有興趣走完古道的全程,那麼踏上柏油路之後就右轉向下,往三貂里牡丹車站方向走。還好這條公路汽車很少,走起來相當安全,假日上午自行車騎士絡繹不絕,彼此加油打氣,心情也不禁愉快了起來。 

IMG_3740  

 102縣道旁金字碑古道的導覽牌,這條古道在此被柏油路切斷。

 

 

步行大約15分鐘後,在一個大轉彎處,馬路右方竟然擺了一個流動廁所,左邊道路的水泥圍欄外可看到一座登山導覽牌,金字碑古道後段的入口就在這裡。如果彎過去見到右前方一個大大的“23K”標示,那就表示走過頭了,只要立即原地向後轉,就會看到古道入口處。

 IMG_3810 

1130金字碑古道後段入口隱身在102縣道23K旁,很容易就錯過。

 

 

 IMG_3743  

 金字碑古道後段雖然登山客較少,但仍然整修得不錯,步道台階均舖上圓枕木。

 

 

1200看到路旁一間迷你小廟,這裡就是古道的盡頭,前後花了2個鐘頭終於走完這條金字碑古道。時間已經中午,原本打算在此午餐,但大家討論過後,決定再走一段,也許有更適合用餐的地點。

IMG_3744  

金字碑古道盡頭的小小廟,這條古道全程走完要2小時。

 

 

在金字碑古道盡頭的T字路上,往右是有應媽廟和慶雲宮,還可以一直走到牡丹車站。但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貂山古道,所以決定向左邊走,沒想到這條小徑卻直接通往一間房子…而且竟然是一家土雞城!在這荒郊野外的山路上,出現這家餐廳,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,裡面還附設卡拉OK,土雞就在邊坡上跑來跑去…二話不說,馬上坐下開始點餐,先來個土雞兩吃和炒青菜,嗯,再來兩瓶啤酒…什麼?老闆說還可以選金牌或海尼根,這未免太享受了吧!

1421036415758  

柳暗花明又一村,深山小徑上竟有一座土雞城! 

 

 

1305酒足飯飽之後,穿過餐廳往產業道路下去,我們這才看到附近地形的全貎,原來這是三貂里一個叫十三層的村子,這家叫“十三層庭園”的土雞城位置,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偏遠,汽車也可以從另一頭開上來,只是搞不懂為什麼登山小徑會直接穿過這家餐廳?

IMG_3749  

 

 

下到牡丹溪畔,就左轉沿著溪邊而行。我們依照官方地圖指示,一度過三貂橋走到對岸去,結果發現根本是錯的。應該一直走在牡丹溪這邊的產業道路上,再穿越一個小村落之後,就快到貂山古道登山口了。1330抵達登山口,這裡就跟猴硐的金字碑和大粗坑古道一樣,都是兩個步道口的交會處,右邊是燦光寮登山步道,左邊往貂山古道,我們取左而行。

IMG_3756  

貂山古道雖然號稱是古道,但前段是水泥路,後段是新修的石階路。  

 

 

1400來到“無緣之墓”。自古多情空餘恨,竟有人在此為無緣立碑,想必也是一個多情種子。導覽牌上洋洋灑灑寫了四種版本的故事,其中三段是淒美的愛情,一段是淘金夢碎,但真實故事已不可考,後人又何必如此穿鑿附會?但每個人一生當中,總有一些無緣的情人、無緣的事業、還有無緣的財富…,這塊千古奇碑,就當作是提醒我們“珍惜有緣,緬懷無緣”的銘文吧!

IMG_3762  

無緣之墓就立在山壁邊上,想必只有碑文,沒有屍骨吧?

 

 

走過無緣之墓,滿山遍野的芒草逐漸進入眼簾。但新修的大石階路完全不符人體工學,一階走一步不夠,走兩步又太多,非常不好走,所以英明的公家單位又花費公帑在兩塊石階之間再加一階。我想如果公務員是花自己的錢,應該一次就會把山路修好吧,不致於搞成這樣。

IMG_3764  

貂山古道的步道弄得像斑馬線一樣,就是在兩大石階之間再補上一塊石階的結果。

 

 

1440抵達貂山古道的終點,也是最高點。來到這裡,頓時有一種海闊天空的感覺,但風勢非常大,我們躲到廟中廟前的階梯上燒開水、沖咖啡,分享著彼此帶來的點心和水果,享受悠閒的片刻。站在“貂山古道”的石碑前,往右可通往無耳茶壺山和半屏山,左邊走草山戰備道可接102縣道,再下大粗坑古道,此行已經沒有上坡難走的山路了。

IMG_3768  

儘管一路上坡,但貂山古道還是可以70分鐘走完。 

 

 

IMG_3767

廟中廟位於貂山古道石碑後方,或許東北角風雨太強,土地公也需要加一層防護罩吧。

 

 

下午茶30分鐘時間很快就過了,1510我們繼續上路,1525走到102縣道的觀景台。

IMG_3771

在草山戰備道眺望東北角,無耳茶壺山就突出在右前方。

 

  

經小金瓜露頭步道口,1535抵達大粗坑古道入口,接著一路順勢往下,經步道天橋,1545到達大粗坑聚落遺址。一棟兩層樓的洋房古厝,娓娓訴說著繁華落盡的寂寥;另一邊大山國小的廢棄校舍,也彷彿回味著昔日的童顏歡笑,此情此景在在為滄海桑田作了最佳寫照。

IMG_3778

步道天橋相當壯觀,遠看像一座超大型的溜滑梯。

 

 

IMG_3779

兩層樓洋房古厝雖已荒蕪,但仍可想見當年屋主的雄厚財力。

 

 

IMG_3782

右方兩層樓廢棄建築就是大山國小遺址,但整個聚落早已人去樓空。

 

 

1605抵大粗坑和金字碑登山口處,1640終於回到猴硐火車站。如果包括1.5小時的午餐和下午茶時間,我們總共花了7小時,才走完這條金大貂環形緃走路線,心裡雖然有點意猶未盡,但雙腳其實有點不聽使喚了,連經常爬山的洪老闆都說,已經“鐵腿”了…。不過,冬季高山氣溫低又積雪,登百岳比較不方便,這次健腳行程就當作是冬季的訓練課程吧。

 

由於錯過1634回台北的區間車,我們只好等1718那班列車,到松山車站立即轉捷運殺到南京復興站,時間剛好1830。今天沒來爬山的王痞早已在“萬有全涮羊肉”等著我們凱旋歸來。大夥兒一到齊,還是老樣子…先來兩瓶啤酒!接著就開始吃火鍋、喝酒慶功,抬槓聊是非,為泰來社2015年第一場登山活動,劃下歡樂的句點!

 

 

附註:

1.金字碑古道前段上坡腳程70分鐘,後段下坡約35分鐘,全程走完(含柏油路 )2小時,兼具林蔭與古意之美;貂山古道上坡70分鐘,前段有林蔭,後段地形開闊景色佳;大粗坑古道下坡30分鐘,有人文懷舊風,但全程無遮蔭。

2.金大貂環形緃走一圈約7小時,已屬健腳行程,要量力而為。非經常爬山或時間不夠者,可選擇以猴硐或牡丹火車站為起終點,此進彼出,只走金大、金貂或大貂兩條古道即可。

3.三貂“十三層庭園”土雞城位置較為偏遠,客流量不穩定,如果登山順道用餐,最好先預約確認,以免撲空。許老闆電話:0934-291299、0921-618499。

4.古道大部分都是石階路,下坡最好是帶拐杖或加護膝,以免傷了膝蓋。

arrow
arrow

    泰來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